我要参展/我要参观
  • * 公司名称
  • * 姓名
  • * 手机号
  • * 备注
记WTO/TBT-SPS,2018宁海文具展研究评议基地这一年
发布时间:2022-02-13 11:24:50    点击次数:154

深化技贸措施研究应对 服务文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WTO/TBT-SPS宁海文具研究评议基地这一年

看宁海客户端记者 金一恒 通讯员 张秋波 田明超 王海波

2018年11月17日,中国(宁海)国际文具产业博览会在浙江宁海圆满落幕。凭借“中国文具产业基地”的美誉,本届展会吸引了浙江、江苏、上海等200余家文具生产企业应邀参展;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由100多位成员组成的国际买家团,专程赴会采购洽谈。

博览会期间,聚焦“服务产业发展、促进贸易便利”主题,宁海文具研究评议基地精心组织策划“出口文具技贸工作”论坛,面向广大参展文具企业,集中发布一年来基地工作的最新成果,为中国文具营销全球提供技术指南,全力服务文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发展

做好顶层设计

浙江宁海,五匠之乡。文具是宁海县的优势主导产业,这里汇聚着文具企业500余家。小文具、大产业,2017年全县文具产业实现产值170亿元,2018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得天时地利人和,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宁海文具研究评议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顺势而生。2018年1月23日,全国首个文具研究评议基地选择落户宁海。

自组建以来,基地立足宁海、放眼全国,始终坚持将服务中国文具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加强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全力打造技贸工作公共服务平台。主动对接“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积极建言县政府将基地建设纳入特色创建工作,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多方合作为基础,开启了中国文具产业技贸工作的新探索。

今年3月以来,基地多次赴企业实地调研,聆听企业在技贸措施应对上的具体做法和实际需求;邀请业内技术专家,5次召开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基地的组织框架和总体思路,明确了基地建设“实体化运作、项目式推进、全过程管理、开放式服务”的目标,主动联合宁波海关贸服中心、国家文教用品质检中心、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县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等四家共建单位,共同搭建技贸信息、标准研究、检验检测、企业服务等四个平台,将技贸工作引向深入。

思路决定出路。借助四个平台的实质性运行,基地进一步明确了全年工作任务,即“组建一支技贸专家队伍、开展一次对标监测、编制一册技术指南、推动一项标准化工作、完善一个技贸信息网”。通过“五个一”工作任务的落实,基地实现技贸工作“全过程、闭环式”管理,及时为广大文具企业通报国外最新的技贸措施,开展中外技术标准和法规的研究,提供出口合规性检测评估,共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切实推动了基地服务功能的落地。

立足行业特色

夯实质量基础

文具出口是宁海开放经济的最大特色。宁海文具涵盖了所有11大类、88中类的国产文具,70%以上的品类远销欧美、东南亚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得力削笔器、云峰订书机、兴伟美工刀、天虹长尾票夹、小雪人修正带五大产品销量全球第一。产业集聚、技术领先的区位优势,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文具研究评议基地的落户,有力支撑着宁海文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品质产品。基地从技术法规和标准入手,做好质量基础服务工作。从无到有,由简入繁,基地协同共建单位,首先做好标准和法规的收集工作。历时3个月,共整理汇总各类标准和法规236项,包括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技术标准和法规83项,并编印成册——《出口文具技术法规和标准指南(2018版)》,第一时间发放给广大文具企业,许多企业由衷感慨:“《技术指南》正是我们需要的工具书,是实实在在的送技术、送标准”。

做好标准和法规收集的同时,基地积极寻求外部技术合作。在宁波海关贸服中心的鼎力支持下,成功开发技贸信息服务平台。11月份,“文具技贸资讯网”1.0版在宁海发布上线,面向出口企业,权威发布最新的行业资讯。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强与县8718企服中心合作,通过微信、QQ、短信等方式,点对点做好技贸预警信息的推送工作;联合县市场监管部门,共建检验检测联盟,共同开发的“质量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已于近期成功上线,通过移动终端,可为生产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宁海文具产业发展的质量基础更加扎实。

坚持问题导向

实施对标监测

境外通报和退货是出口企业的痛点,也是基地关注的重点。针对文具出口,基地重点加强境外通报的关注和研究,集中开展了2015年以来遭受欧盟、美国、加拿大等通报案例的收集整理,汇总相关案例共88起,逐一梳理并开展不合格原因分析,编制《出口文具产品国外通报召回案例与解析》,及时向文具企业发布风险预警。

针对境外通报和退货,基地重点加强宣贯工作,组织技贸专题讲座,提醒企业在满足国外客户要求的同时,更须做好产品合规性评估,以符合国外技术标准和法规的要求;组建技贸专家队伍,深入58家文具企业问诊体检,实施质量抽检和缺陷排查125次,面对面解读标准法规和产品风险,通报国外召回典型案例,提醒企业加强自检自控,主动开展应对工作。

2018年8月起,基地聚焦“产品合规性”,主动开展欧美技术标准和法规对标监测,重点选取辖区内生产企业43家,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监测工作。期间,共抽检文具单品25种、样品171件,共涉及文具产品安全指标16项,累计检验项目812批次,检验达标率为98.5%。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标监测,不仅了解辖区文具需要重点关注、加强应对的安全指标,更印证了国内文具质量安全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总体水平。

聚焦公共服务

推进良性互动

技术性贸易措施由来已久,是仅次于汇率、影响出口的第二大因素。研究评议基地的设立,是政府主导下公共服务的创新。就技贸工作而言,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性、推动合作多元化,更扩大了企业参与面。搭好服务平台、推动多方合作,正是基地设立的实质内涵。

宁海文具研究评议基地坚持标准引领,以新修订《标准化法》的实施为契机,积极联合辖区知名文具企业,共同推动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截至目前,由宁海文具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全国文标委团标14项、“浙江制造”文具团标10项,市场自主制定高于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整体带动着中国文具质量提升,加快了“中国质量”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在鼓励标准领跑同时,基地注重资源整合,积极联络国家文教用品质检中心,共同搭建文具检验检测平台,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加强成品和原辅料的检测,累计投入经费40万元,发放检测代金券26万元,为文具企业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开通网上在线咨询,第一时间为文具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解疑答惑22次。针对企业自检实验室,派遣技术专家赴企业实地指导,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时帮助企业开展制度建立、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2018年11月16日,在本届文博会“出口文具技贸工作”论坛上,得力集团标准部负责人深情地表示:“今天,我们文具企业找到了组织”,这是对基地全心全意服务企业的最中肯评价。

探索应对路径

推广标准模式

基地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因产业区域不同、技术领域不同,无直接可循的、现实可行的做法和模式。基地建设不仅需要在国家咨询通报中心带动下,有效开展技贸工作;更需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将技贸工作从单一的咨询通报向综合的应对处置拓展延伸,努力推动基地工作落地生根。

在技贸措施应对上,许多企业都是被动的,如何探索有效的应对路径,是基地工作的核心所在。在走访得力集团时,基地兴奋地发现,作为中国文具领军企业,得力集团正在实施“优标优品”战略。针对文具类产品,企业先行开展了中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收集、整理和解读,在“得力品牌”产品的研发、配料、生产、包装等环节,标准管理部门提前介入、主动对标,并加强产品的合规性监测,特别是外销产品,企业编制有一整套外贸合规性文件,实现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得力集团主动应对的模式,正是基地需要探索的科学路径,并可复制、可推广。基地明确提出,要借鉴企业的成功经验,引入风险管理理念,与得力集团共建标准研究平台,全力推进“技贸工作标准化”。所谓“技贸工作标准化”,就是在技贸工作上,从跟踪收集、辨识解析、对标研判、转化应用、合规检测、防范化解等全过程,引导和帮助文具企业实现标准化;就是通过技贸风险识别、技贸风险研判、技贸风险监测、技贸风险处置,四个标准步骤的实施和固化,实现管理路径的标准化;就是通过技贸专家的推介和辅导,借助基地技贸信息平台、标准研究平台、检验检测平台、企业服务平台,促进基地与企业的良性互动,积极引导企业逐步走向“技贸工作标准化”,在技贸措施应对上,真正实现企业自觉自愿、基地共建共享。

展望2019年,扎根“中国文具产业基地”这块沃土,宁海文具研究评议基地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将积极落实海关总署的新部署、新要求,以推动广大文具企业“技贸工作标准化”为新目标、新任务,持续推进技贸工作深化落地,全力服务中国文具产业高质量发展。